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





  这一路上去了车费和置办衣服,吃住的花费,如今不足五十两了,这还是省了又省的结果。她怀里有四十两的银票和一个金戒子,田娘看着包袱里的散碎银子,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到了那里,就该想法子找事情做了,京城米贵啊。寄人篱下的事情,她是绝不会重复的。

  大宅门里,那里不需要钱啊。田娘想起梦里前生,不由的苦笑,没钱没势的主母,不如一个守门的下人。看着手里有数的银钱,想着一路上母亲的介绍。

  她觉得如果真是母亲说的那样,伯祖父宽厚,叔祖父仁善。那即使她娘不回京城,这些年,怎么会没派过人来看看她。而且十三年过去,人事那里还会如当年一样。她们这样合家而来,不定会遇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田娘,昌柏,张家是诗书礼仪之家,规矩大。一路上,娘也说了不少,你们两个都要记住,尽量的不要做错。”张氏又提醒了下,两个子女。

  “娘,你放心吧,我和昌柏不会让你为难的。”田娘脆生生的说道。

  田娘听着母亲有些颤音的话语,不由的替她心酸。想她十五岁离开,二十八岁归来。走的时候,大红嫁衣,稚嫩年少。归来时,白发早生,布衣荆钗,还带着两个拖油瓶。隔了十三年,再看这些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不知道她心里是什么滋味。

  张氏虽十几年没回来,可好歹还记得张家大宅的地址。

  田娘下车,一手扶着母亲,一手拉着昌柏。她看着眼前的黑漆大门和门口那对大白狮子,不由的抿了抿嘴。

  守门的下人早看到了这一行三人,却不上前来问。只是冷眼看了看,就继续和对面的人聊天。

  “烦劳大叔通传,就说淮安的郑家来了。”田娘上前微微颔首说道。

  “淮安的郑家没听过,家里如今都忙,你改天再来吧。”守门的中年人不耐烦的说道。

  “你没听过的多了,难不成你能代表你主子了?”田娘面容肃然。

  另一个年老些的看了一眼田娘,然后说道“赵老四,怎么说话呢,主子的事情可是你能过问的,还不赶紧进去通报。”

  那中年汉子不情愿的进去了,田娘冷然的笑笑,看看,这还没进门呢,守门的就先给个下马威,以后还不知道如何呢。

  “这位小姐,你们先在这里歇息一下。实在是如今府里老夫人病了,一家子都焦心呢。”那个岁数大的倒是解释了句。

  “不用麻烦了,我们就是来探望老祖宗的。”田娘淡淡的回了句。

  张氏则拉着昌柏,有些木木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十几年过去,除了大门一样,其他的都不一样了。她急切的看着大门,不知道老太太的病到底如何了。

  时候倒是不长,一个年轻的妇人带着两个婆子迎了出来,看她们一眼,然后就笑着快步过来。

  “可是大姑奶奶回来了,我是文锐家的,我姓何,这是外甥和外甥女吧,啧啧,都是精致人。”张文锐,田娘听她娘提过,是她伯外祖父家的二少爷,也是她的二舅舅。

  “劳烦你了,你们两个过来见过你们二舅母。”

  “免了,免了,快快随我进去,太婆婆可是急坏了,自收到信,就天天念叨呢。”何氏脸笑眼不笑的受了田娘和昌柏的礼之后说道。

  “这就走吧,二弟妹,不知道祖母的病情如何了?”张氏忧心的问道。

  “时好时不好的,唉,年龄大了,真是让人忧心啊。”

  一路上,田娘留心的看了一下,这宅子应该是三进的院落,毕竟这一支如今最大的官位,不过是伯外祖父的四品堂官。在京城,能有这样的宅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前世谢家是六品,不过是两进的宅子,比这个小的多。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老太太居住的院子。张氏一进门,就给在外间的两个妇人行礼。

  “大伯母,三婶,侄女给您行礼了。”张氏又拉着田娘和昌柏让他们两个跪下。

  “雪莲回来了,你总算是有心,快别多礼,一会再叙,先进去吧,老太太都等了多时了。”其中年长的妇人,眼里含泪的扶起张氏。田娘猜这位是大房的隋氏。

  “嗯,这是雪莲,我都不敢认了。难为你,还知道回来看看。”

  另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子,一身狐皮镶嵌的雪兰软缎的外袍,头上戴着同款的昭君套,有些发福,丹凤眼,薄嘴唇,一看就知道是个厉害的。这位就是三房的王氏了。

  张氏来不及说什么,她眼泪已经止不住了,点点头就带着两个孩子往里走。田娘扶着她娘转身的时候,却抬头看了看口气有些讥讽的妇人,然后才扶着张氏转过槅扇进了内间卧房。

  卧房里还有两个个年轻的媳妇,和两个大丫头一起在床前服侍。张氏看着屋里多年不变的布置,看着床上满头银发,沟壑纵横的老太太,张氏再也控制不住,噗通就跪倒在床前。

  “祖母,都是孙女不孝,让祖母挂心。”张氏泪流满面的磕着头。

  田娘和昌柏两人随着跪在张氏的身后,田娘微抬眼看着床上的老太太,心里也不由的一酸,老太太瘦的感觉肉都干了一样,她眼泪也下来了。

  “是雪莲吗,起来,起来,我还没死,哭什么。”丫头扶着老太太坐起来。

  “祖母,是我,是雪莲回来了。”张氏起身扑到床头扶住老人的胳膊。

  “你这丫头,真是狠心啊,真是狠心,这么多年都不来看你老祖母。要不是老祖母要死了,你是不是还不来啊,发生那样的事情,你竟然都一声不吭啊。”祖孙二人抱头痛哭。

  作者有话要说:嗯,亲们,点点啊,收了我吧。

  ☆、19 老祖母

  “祖母,是孙女想左了,是孙女不孝。”张氏眼泪跟断了线的珠子一样。

  “孩子啊,你怎么都有了白发,你才多大的年纪啊。是祖母的错啊,怎么由着你闹脾气,一闹这么些年。要不是我去了陈郡王家参加老王妃的寿宴,碰到了郑氏的族人,奶奶我就是死也想不到,那个孩子会那样的就没了啊,他不过才三十出头啊。”老太太搂着张氏,一边哭一边心疼的说道。

  “我是想着他爹中了进士,我带着全家来给您磕头。可是我万万没想到,一场伤寒就毁了我所有的梦啊。”张氏喃喃的诉说着。

  “我最近夜夜都梦到你爹,他都责怪我没照顾好他唯一的女儿,这要是你有个好歹,我可拿什么脸去见你地下的爹娘。”

  田娘看着抱成一团的祖孙,她看着瘦弱的母亲哭的声竭力嘶,也不由得泪如雨下。这半年来,母亲一个人担着丧夫之痛,养家之难却无人诉说之苦。如今她帮着还仅仅是能维持,那么前世的母亲又该是多么艰难。

  旁边的两个年轻的媳妇本来是跟着劝说,可是说着说着也跟着落泪,一时间屋里哭声一片。惹得稍后跟进来的大太太和三太太也都红了眼睛。

  大太太隋氏一边擦着眼睛,一边陪笑说道“娘,这是怎么了,我这刚刚和弟妹商量安排他们娘们的住处,怎么就哭成这样。您收收泪。大侄女来了,这是高兴的事情。您身子本就不好,可不要再哭添病,岂不是要大侄女更伤心。”

  “可不是,大姑奶奶多少年没回来了,大多数还都不认识呢。您看看,这还两孩子呢。我这还等着献勤,给您引见引见呢。”刚刚引导田娘她们的二少奶奶何氏,也抹着眼泪劝道。

  “如今在人也回来了,您这心病也该去了。这以后有了雪莲大侄女,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也该退后了。”三太太王氏不咸不淡的也跟了一句。

  田娘无意中的一抬头,刚好看到三太太王氏撇撇嘴,二少奶奶何氏微微皱了下眉头。不过都是转瞬的事情,何氏一手一个拉起跪着的田娘和昌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