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年代文里结婚[快穿]第53节(1 / 2)





  不同的工作置装也不同,做保姆不能穿的太好,去文化局这样的单位就得注意形象。

  上半身毛衣配驼色棉袄,下半身紧身裤配中筒靴,长发披肩,一身既干练又雅致,也不会让人疑心她的家世背景,如果她穿了件羊绒大衣去应聘,跟她孤女的身份就不匹配了。

  姜桃八点多钟到达市区,在国营餐馆吃了热腾腾的早餐后,九点准时在公共电话亭给宋跃岷打电话。

  市委大院宋家,宋跃岷已经在电话里旁等了许久,因此铃声一响他就迅速接通。

  “喂,小桃?”

  姜桃甜美的笑声透过电话传到了他的耳机。

  “我还没说话呢你就知道是我,万一不是可怎么办?”

  宋跃岷紧了一天一夜的眉舒展开,唇角也不自觉的扬起,他笑着回,“不会,我有预感是你。”

  说完,他又关心的问,“一切都好吗?昨天我应该送你回去,你走后我一直懊悔。”

  姜桃不想他跟着白操心,她可是独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男朋友不在身边的时候,一个人甚至能抗一桶矿泉水。

  “挺好的,邻居们都挺帮忙的。你呢?有没有很想我?”

  “想,你不在我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晚上想你想的睡不着。”

  姜桃安慰,“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今天来市里找工作,有好消息就给你电话,还有,下午我在站台等你,你按之前的时间出门就好。”

  两人只说了七分多钟就挂了,这个年代的话费是很贵的,挂断前宋跃岷想要个号码方便联系,但姜桃在市区打的电话,破房子附近也没电话亭、小卖部之类可以通话的地方。

  “先等等吧,如果今天应聘顺利,我可能就要在市里租房了。”

  原主在郊区的房子对她而言没有丝毫吸引力,有每天两小时通勤的功夫,早就能做其他有意义的事了。

  挂了电话后,姜桃直接往文化局去。

  “你好,请问德语翻译在哪里应聘?”

  办事员抬头一看,挺漂亮的小姑娘,看上去不过二十左右,年轻的很。

  “你是来应聘的?”

  姜桃点头,“我跟长辈学过德语,听说这里正在找德语翻译就过来看看。”

  对方合上手里正在忙的材料,起身跟姜桃说,“好,你跟我来,负责面试的是周主任 。”

  周主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戴着眼睛,长相儒雅,听到办事员介绍姜桃是来应聘德语翻译的,亲切的请姜桃坐下。

  “你学过德语?方便问是哪所学校的学生?”

  姜桃浅笑着回,“主任,我没有读过正规大学,我的德语是跟一位老先生学的,您可以考考我,看我的水平符不符合您的要求。”

  她的自信让周主任觉得挺有意思,直接将手边的一本诗集递了过去。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考考你,把第一首诗翻译成德语。”

  周主任会几门外语,德语谈不上精通,但日常对话没问题,而局里之所以要招个德语翻译,是因为德国的工业发达,申市的国企需要去德国考察、购买机械,前两次去都是借用的一位曾经留德过的大学教授,老先生年纪大了,漫长的路途对先生的身体而言有着极大的负担。

  姜桃接过诗集一看,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希望》,胡适先生的诗。

  姜桃只略看了几秒就说,“主任,我准备好了。”

  周主任饶有兴致的做了个“请开始”的手势,姜桃就将脑子里已经翻译好的诗句用德文表达了出来,“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正统的高地德语,表达清晰流畅,丝毫没有口音,用词经过姜桃处理后有种优雅的美感。

  仅这一首诗,周主任就相信了姜桃德语水平不差,甚至是相当好,毕竟这首诗是他随意点出,不可能提前做准备。

  当然,即便提前做准备,水平不足也达不到这样的语感。

  周主任开始好奇姜桃的德语是跟谁学的了。

  “很好,你的口语表达符合我们的招聘要求,接下来我们模拟一段即时对话,来考核你的对话能力。”

  姜桃爽快同意后,周主任用德语问,“能说说你的个人情况吗?比如学历、从事的工作、家庭环境等。”

  毕竟是政府性质的单位,不可能随意招人。

  姜桃也用流利的德语回复道,“我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高中毕业,现在正在申大夜校进修,明年能拿到毕业证。我之前没有系统的工作过,只做一些零散的帮工,听人说贵单位正在找德语翻译就想来试试看,教我德语的老先生曾说我的德语水平不错,但以前没有想过能用它来谋生。”

  周主任点头,个人情况可以调查,他好奇的是那位教她德语的老先生,恐怕也是曾经留德过的,否则口音不会如此纯正。

  事实上自然不会有这位老先生的存在,不过是姜桃为了解释自己会德语的可能性而诌的。

  面对周主任的询问,她一脸遗憾的回,“抱歉,老先生已经在两年前去世。”

  至于老先生的家人,姜桃也推说没有见过。

  周主任只能憾然的接受现实,转而说起了这次面试。

  “你的德语水平毋庸置疑是达标的,但还需要局领导讨论才能确定是不是录用,你留个电话、地址,两天后给你回复。”

  姜桃同意了,她没有电话,留了宋家的号码,让对方尽可能在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的时间内拨,直接找一位叫宋跃岷的青年。

  周主任看到姜桃留的纸条后,对她的字也很欣赏,印象无疑又提了两分。

  他问,“如果最后应聘成功,你能立刻到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