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2节(1 / 2)





  然后,运气很好地,她看见那个青年和一个年轻高挑的女孩儿从学校门口的酒店里出来,相携的背影如同两根针,刺进了她的眼睛里,让她差一点就流出了眼泪。

  青年不会知道,只要他转身,就能看见那个无情抛弃他的女孩儿,那一刻她的表情是那么的可怜。

  他得到了身旁人的亲吻,也得到了身后那人的转身离去。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离不开谁,这是她早就知道的道理,女孩儿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为自己的认知加深而难过。

  好在她没有哭,好在,她没有哭。

  停车场里很安静,桑杉从包里掏出反窃听反录音的设备,关掉。

  也随手关掉了她记忆的闸门。

  《书圣》的拍摄比想象中要纠结一些,米子明和伍铭虽然有师徒之谊,像这样的合作却是第一次。米子明是一位个人风格很明显的导演,他的对画面质量有极高的要求,喜欢犀利冷硬的镜头语言,哪怕是两个角色在谈情说爱,他也喜欢在这种情节中点出一点命运的无常和无奈。可是伍铭不一样,他在读书的时候最崇拜的国内导演是宫行书,宫行书的镜头感觉更趋于欧美电影的质感,干净利落,叙事感更强。

  简而言之,米子明拍摄历史剧,想让人感觉到自己是站在时光的此端看着过去的事情如何发生又如何结束。伍铭则是希望人们会把他拍摄的电视剧当成“现在”,同喜同悲,身临其境。

  这两种不同的目的是分不出对错的,却足够两个人在细节上纠缠。一个是势头正猛的年轻导演,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圈内泰斗,他们的这种“争斗”没有任何的私心,在争论结束之后还能有说有笑地去吃饭,兰月方面自然不会过多干涉这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却苦了这些演员们,在拍摄的初期为了不同的感觉,他们要在导演的要求下一遍又一遍地去打磨同样的情节。

  作者有话要说:  好甜!

  渣作者如是说。

  然后被我打洗了!

  晚上八点约不约?

  ——by忙着毁尸灭迹的存稿箱菌

  第61章 鞋垫

  肖景深可以说是这些演员中比较惨的一个。当他翩然若仙地出现在两个导演面前时, 导演们就对他的外形大为赞叹, 当然对他的表演也有更多的要求和想法。

  原定是“谢安”的戏份只拍摄一个周, 如果有需要补拍的部分, 他在临近杀青的时候再来进行集中补拍。

  可是现在两天过去了,这两个导演连谢安如何出场都还没争论出个结果。

  “大远景转远景, 切换到王羲之的视野, 让人有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感觉,然后镜头定住不动, 长镜头, 谢安从山坡的亭子上走下来。”米子明哗啦哗啦翻着自己的分镜本子。

  伍铭摇头表示反对“这种出现方式仪式感太强了, 我不认为您把一个人物的真实历史意义加诸在他的影视剧形象上是个很好的做法, 我们现在拍谢安是这样的,那以后王导怎么拍?王敦怎么拍?我的想法是远景切换,然后长镜头给王羲之,他往山上走,接着再转谢安, 站在石阶上,特写。这就够了。”

  穿着戏服蹲在电风扇边上的男人静静地听着两个导演的讨论, 在大咖云集的剧组, 没有人因为他的戏份少或者知名度不高而在工作的时候为难他, 已经让他觉得心满意足了, 这种专业上的纠结让他感到的是对一个演员尊重。

  这时,坐另一边儿候场的秦颂扔了两个花生过来,砸在他后脑勺上, 他捡起来去掉壳儿扔进了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