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假夫妻第175节(1 / 2)





  关于越战的事情,主席说的不算多,“美国人消停不了多久,这次停了还会有下次。”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悲观会扩大,到时候才会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崩盘。

  主席说不着急,但还是建议他们可以先研究下黄金市场。

  “我不懂这个,不过你们年轻人懂就好。”

  那一瞬间,叶英挺直了脊背,想要说些什么,可又觉得那些话似乎太假大空了些。

  谈完了正事,警卫员送叶英他们离开,嘴里头还唠叨一句,“今天主席说了好多话呢。”

  叶英听得心头一酸,“主席多大的脚呀?”

  警卫员下意识地回答,反应过来才说,“他不会收的,叶英同志你就别费心了。”

  叶英笑了笑,“会收的,等回头我让人把包裹寄过来,你拿给他看,他肯定会收的。”

  警卫员挠了挠头,“那行吧,那就麻烦你了。”

  离开这边,叶英和洪强又回了对外贸易部。

  在北京待了五天后,叶英离开首都。

  然而却并不是回基地,出国。

  去伦敦。

  刘冬冬有些紧张,这是他第二次出国,但不一样啊。

  “我不会说英语真的没关系吗?”

  早知道就好好学英语了,他走出国门不能给国家丢人呀。

  “没事,有一双眼睛就行,我们这次出去主要是观察。”

  目的地伦敦黄金市场。

  在十九世纪初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后,伦敦一直是黄金市场的风向标。

  虽然美国有全世界最多的黄金储备量,但是国际市场上还有源源不断的黄金涌入。

  这些黄金来自非洲,主要是南非。

  当然在现行的35美元=1盎司的非市场规则下,伦敦黄金市场的黄金价格也就是在35美元上下起伏。

  主要赚那么点差价。

  这是叶英在这里观察的结果。

  而很快她就又接到另一个消息——

  法国抛售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用这些购买了大批量的黄金,成为除美国外拥有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

  刘冬冬好奇,“姐,美国总是骂法国人,可他们为什么还要卖黄金给他们呀?”

  “对拥有黄金的商人来说,赚钱才是第一位的,骂人不过是给他们的公民一个交代罢了。”

  刘冬冬似懂非懂,“那这不是骗人吗,老百姓能答应?”

  叶英戳了下青年人的脑袋,“他们可不叫老百姓,叫公民。至于能不能答应,那首先你得问他们知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并不关心。”

  刘冬冬更家迷茫了,“那他们关心什么?”

  叶英看着窗外,伦敦的五月没什么春.光明媚,起码她没看到。

  “他们关心有什么新的电影,什么书在畅销,最近有什么流行服饰。”叶英笑了笑,“也关心政治,只不过真正关心想明白的那都是想竞选总统的人,普通人哪有这个精力?”

  小刘同志还想要再问,但被叶英制止了,“难得来伦敦,我们下午去看电影。”

  刘冬冬有些迟疑,“这样行吗?”

  “我说行就行。”

  叶英一锤定音,才不跟这小同志啰嗦。

  ……

  回到基地已经是七月下旬,这会儿正热。

  叶英去棉田看了看,绿油油的棉株蔫了吧唧的,似乎也讨厌极了这烈日骄阳。

  等到五点钟,棉田里这才热闹起来。

  大家开始伺候庄稼,原本还耷拉着脑袋的棉株这会儿都昂着头,精力十分之旺盛。

  邹副校长也在他的试验田里做观察,手里头笔都没停下过。

  被提醒了叶英过来,他这才如梦方醒。

  叶英和他聊了几句,这才说起了正事,“我这两年可能顾不上这边,怕是要您多操心了。”

  邹副校长听到这话有点懵,“你是……”

  叶英笑了下,“就是瞎忙,反正有您这个专家坐镇,我也放心,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找赵政委,他肯定会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