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1 / 2)





  “画什么?”莫恩庭问道。

  大峪把刚才和洛瑾的话又说了一遍,转而反问莫恩庭,“二叔,你说呢?”

  “我说呀?”莫恩庭看了眼洛瑾,“我说行。”

  随了心愿的大峪拉起洛瑾,“去帮我画呀。”

  被大峪拽进里间,洛瑾看了眼莫恩庭,“二哥?”

  “小孩子,给他画一张吧。”莫恩庭从矮桌上抽了一张纸铺好。

  大峪爬上炕,趴在矮桌上,“给我画一张大狗。”

  “知道了,和后山大宅里的那只似的,对吧?”大峪太过可爱,洛瑾用笔杆敲了敲他的小脑袋。

  第35章 挑衅

  笔尖落于纸上,一只狗的轮廓初现,那是一只奔跑的狗儿。

  “我要会咬人的。”大峪伸出小手指,指着狗的嘴巴处,“有尖牙。”

  这人性子温,画出的狗也不凶。莫恩庭是这么觉得,不过看得出洛瑾是会画画的,下笔流畅,不拖泥带水。

  “好了。”洛瑾把画推给大峪。

  “我去找川子了。”大峪从炕上跳下去,拿着画跑了出去。

  “你会画细笔画?”莫恩庭问。

  “以前学过些,可是只会画些花鸟鱼虫。”洛瑾将矮桌上的东西摆好,“人的话总是画不好。”

  莫恩庭点头,“晚上年夜饭后,家里会有人过来拜年,正屋人多,你回来西厢屋抄书吧。”

  “知道了。”要抄的书至今一个字都没动,晚上倒是可以抄。

  年夜饭是要近午夜才吃的,所以天黑以后,宁娘和洛瑾就开始准备切菜。

  正屋的两旁挂了两个红灯笼,处处是新帖的对联福字,农家院里一片过节的喜气。

  莫钟来了,在里屋和莫振邦说话。张婆子不喜这个侄子,拿着兔毛软垫到了正间坐下。看到媳妇儿们哪里做的不好,总要说上两句。

  院子里,大峪跟着莫三郎在放爆竹,爆竹一点,小腿飞快的蹿回屋里,双手捂着耳朵,看着外面。

  洛瑾不会做菜,只负责烧火,炒菜的活儿是宁娘干的,相比较自己的婆婆,宁娘的活儿并不细致。

  菜做好之后,是先要放在方桌上供一下,才能端进里屋。

  “嫂子,大峪的背心做好了,放在西厢屋。”干完活儿,洛瑾和宁娘站在正间说话。

  “还叫你想着。”宁娘笑着道,“等吃过饭,就跟你过去拿。”

  正说着,村里开始响起了鞭炮声,这是有人家已经开始过年了。

  莫振邦领着三个儿子从里屋出来,指画着要怎样怎样。

  宁娘忙拉着洛瑾进了里屋,男人们要开始祭拜了,女人是要回避的,就算是张婆子也是。

  炕上的矮桌摆满了盘碗,有菜有肉有鱼,虽不精致却很丰盛。

  男人们在正间祭拜完,就去了院门口点了一挂鞭炮。“噼里啪啦”,辞旧迎新,希望来年红红火火。

  外面的事情结束,莫振邦洗了手,上了炕和张婆子坐在一起。子孙们便跪在地上,对着他们磕了一个头,道声:“过年好。”

  “好,都好!”莫振邦看着一屋子的人,心里也高兴,“都起来吧。”

  男人们上了炕,开始吃菜喝酒。大峪偎到张婆子身边,说想要吃年糕。

  媳妇儿们还不能吃,她们要去下饺子。饺子包的多,锅里填了不少水。

  烧火用的都是粗柴,不用时不时地往灶里填柴,宁娘和洛瑾也可以说说话。

  饺子端上去的时候,男人们的酒正好喝完,可以一家人一块儿吃饺子。莫振邦叮嘱,什么菜都要吃一点儿。

  饭后,莫家三个儿子出门去村里拜年,媳妇儿们要把家里收拾干净,因为一会儿就会有人来。

  矮桌上摆了花生,茶水,莫振邦和张婆子坐在炕上。

  大峪穿上了兔毛背心,在地上跑来跑去,背心实在有些长,都盖住了屁股。

  张婆子走到正间,“老大媳妇儿,你再去东厢屋拿些花生过来,我怕不够。”

  宁娘闻言,擦了擦手上的水,拿了个葫芦瓢走了出去。

  “你回西厢屋吧。”张婆子看着洛瑾开口,这张脸到底长得招摇,“这边不用你了。”

  洛瑾道了声是,便回了西厢屋。

  西厢屋的里间点着灯,莫振邦说过,过年这天晚上,不管哪一屋都要一直点灯到天亮。

  从架子上拿下册子和书,洛瑾进了里间,想要抄书。幸好书的前几页毁得不算严重,倒是能知道原来的字。

  跪坐在炕上,洛瑾拿起毛笔在砚台上蘸了蘸,落笔在册子上。

  外面的鞭炮声依旧不停,莫家的院子里也来了人,彼此道着过年好。这一天,村里的人都会互相走动。

  大峪无聊,跑来了西厢屋,爬到炕上,看着洛瑾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