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清第一作家第164节(1 / 2)





  颐养天年之中的皇叔祖,活出了老人家理想中的快活晚年。

  听闻太子在另一边见识过后,回来后就对胤禩说出了自己改观之后的想法:“我若是日后能自由出去,打算去见见外面的风景,做皇帝的理想,他实现了而我没能实现,若是星辰大海的理想让我给实现了,我也不算是输给了他。”

  胤禩怎么越是听,越听出了较劲的意味呢?

  他这是和另一个自己杠上了?

  太子,如今应当称呼为二阿哥,他注视着来探望自己的胤禩,笑容意味不明。他也不明着说要老八把他给弄出去,只是露出迷之微笑。

  “他说,八弟受到了他的‘贿赂’,是什么样的贿赂与好处呢?”

  胤禩头皮一紧,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怪不得那位太子胤礽热情地来给他系统升级呢!先帮别人做事让别人欠他人情,等到关键时候就有人来帮忙了,这不就是胤禩一贯用的计策吗?

  他暗暗懊恼,上当了!

  却也不是白白上当,那新功能令他很惊喜,白白受到了恩惠却不回馈也不是他的作风。

  胤禩只能道:“还请二哥忍耐。”

  自从太子被废后,康熙就又后悔上了,他想到过去对胤礽的栽培与他之间的感情,想到被逼迫退位给他时的惊怒,想到了父子彻底决裂撕破脸的冷眼相对,时而悲从中来,时而又气又恨。

  康熙想要关心,又忍着不去见他,冷冷问胤禩:“二阿哥他肯认错了吗?”

  哪怕只是一时的服软,他都可以与胤礽之间有台阶下。

  他们之间,除去帝王与臣子的关系,更是父子啊!

  可恨胤礽自进去后,亦对君父避而不谈,康熙忍着不去见他,却想要听到“二阿哥认错了,恳请皇上去见见他。”

  “二阿哥伤心病倒,请皇上去探望他”之类的话,可以让他心里好受一些,也能有台阶下。

  可胤礽偏偏就忍着不认错,他不给台阶,难道还让君父倒贴上去不成!

  如此,越想越情绪激动,已经六十余岁的康熙悲伤之下大病了一场。

  即使如此,他也依然对手中的帝权死死捏着而不放手,他为自己被触怒了权势而寻找理由,将太子的私心过重,受到娘家及其身后宗室贵族鼓动而对君父动手,已经不适合成为继承人,既然已经废除,日后也不打算再立。

  朝中阿哥们人心浮动,亦有蠢蠢欲动的朝臣提议请康熙另立太子!

  康熙面若寒霜注视着这群人争夺来去,请求另立储君之声越来越多。

  “既然如此,你们将想要举荐之人的名单上奏给朕。”

  这场景何其相似?那不就是胤禟记忆之中的前世景象!

  汗阿玛命众人举荐阿哥,唯八哥呼声最高,结果却造成了被汗阿玛抓住出头鸟做典型,彻底打落泥潭的结局。

  君父如上一世那样请阿哥们与朝臣将自己想要举荐之人私底下告诉他,告诉他时自然还要阐明举荐理由。

  由于不能弃权,胤禟瞅了一眼八哥写了谁,芜湖他写了老四。

  理由为:埋头苦干。

  他也依葫芦画瓢,跟着写了胤禛的名字,理由为:事必躬亲。

  老十一看他们两都举荐老四,于是也写了老四,理由是:勤俭持家。

  这仨理由,一个比一个离谱,康熙看了就知道出自一人手笔,将胤禩叫来训了一顿:“这事你别搅和!朕自己要他们露出尾巴,你一搅和,到时候计划又胎死腹中!”

  胤禩还挺无辜:“是您硬要着每一个儿子都写个人出来。”

  “你们三个用的什么理由?不以德行,不以能力,不以朝中影响支持,唯以埋头苦干为标准,做皇帝若是事必躬亲,没几年就要生生累死过去!”

  康熙自己曾经也勤政,看中自律之人,对老四的埋头苦干自是满意,认为他适合做个贤王。每一位儿子,都令他否定了成为储君的可能。

  其实他心里对任何人都不满意,他否定了所有人,满心不情愿再立储。

  不立储不行啊!理智在告诉康熙唯有立储能稳定局势。

  情感上,他却将这件事一拖再拖,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的架势。

  胤禩变成马公公全程围观了众位朝臣举荐其他阿哥的呼声。

  老四、十三、十四,都有人举荐,其中十四因打了胜仗,正意气风发,名声最响。

  以前胤禟还将这一幕当作自己的心魔,这会儿遇上了,反而淡然处之,他哪里有时间管朝政的是是非非,全让八哥的脑袋给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八哥脑子里原来就有被称呼为“系统”的东西,那东西就像是储存了大量戏文的工具似的,可以操控呢!

  现在八哥说他多了一个新能力,叫什么“歪伐艾”,可以让他闭上眼睛也看到八哥脑袋里储存的戏文场景。

  胤禟沉迷与八哥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接“歪伐艾”。

  他在八哥脑袋里看到了一部八哥全都看完的戏文,叫做《东宫禁忌》,胤禟一看,就给看乐呵了,每天一有时间就靠近八哥去看《东宫禁忌》看他和老四、前太子之间的爱恨纠葛。

  胤禟快不行了,他笑得打滚!

  并且将《东宫禁忌》放在了胤禩戏文库存的首页。

  那段时间,朝中水深火热,胤禟刷遍了胤禩过去看过最毒的那些戏文,说会了许多新鲜词。

  于胤禩而言,最后由谁来继承皇位都可以,若让他来选择,所有阿哥之中办事之时与他合作最多,最为契合的却是“埋头苦干”的老四。

  胤禩最欣慰的是老四办事时候的较真劲儿,真正做到了心无旁骛,一心公务,为他减轻了不少压力!

  总归不可能是十四,十四老是给他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