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清第一作家第57节(1 / 2)





  思颖姐姐极有智慧,她可不仅仅教会了郭络罗氏如何御下,还教会了她如何分析、识别人心。

  她打算从头再看一遍《商女王妃》,学一学南宫双的智慧!

  另一边,胤禩回到宫中后,预料准了皇叔祖的动向,他必定会悄悄去找汗阿玛复命。

  把握时机,算好皇叔祖走的时间,胤禩趁着康熙睡觉前拉住了梁九功。

  “汗阿玛,儿臣有要紧事想来与您说。”

  逆徒已经忍不住蠢蠢欲动的手,想关师傅小黑屋了。

  作者有话要说:  胤禩:我可是六亲不认的大反派!(超凶.jpg)

  第44章 纯洁无辜乖巧可爱

  不要去探测皇上的智慧与帝王心计,这是皇叔祖教给胤禩的小心得。

  皇上不是“外人”,旁人去揣测帝心,而他要信任帝心。

  说的当然不是完全不摸皇上的心意,胤禩给皇叔祖教育了一阵子,可算是恍然大悟了:原来皇叔祖想要说的是“我与那些满朝文武的‘妖艳贱货’不一样”,“皇上心思深沉有帝王心计是好事,代表他有保护好自个儿的能力,皇上强大起来,我还少操心了呢!”

  掌卫事大臣,永远不会去与皇上争权夺利,所有行动的准则都是皇上的安危,自然也不会有利益冲突。皇上自己也在乎自己的生命安全,那么在本职上,他要做什么,与皇上永远是一路的。

  所以不必在乎皇上有多可怕,有多么强大,信他,就够了!

  韬塞就是这样不断地给胤禩洗脑,想要将他的脑袋里全部装满对汗阿玛全心全意的忠诚,也希望他像自己那样将皇上视若第一。

  胤禩了然:好的,我知道你们是真爱了。

  反过来推之,汗阿玛对皇叔祖又是怎样的心意呢?

  皇叔祖一定不是汗阿玛最重视、最爱的人,但是他一定是汗阿玛能毫无保留信任的人,这样的地位也已经很高了。

  汗阿玛能毫无保留信任的身边人还剩下几个?

  先皇后走了,乌库妈妈走了,汗阿玛的太傅也走了,那些陪伴他多年至今的旧人,一个个淡化在记忆中,除去牵扯到前朝利益的老臣们,皇叔祖是唯一还存活至今的“旧人”。

  师傅教了,若是手中筹码已经有了保底,不会血本无归,那就搏一把,赌个大的!

  很遗憾,胤禩的保底是皇叔祖,赌的彩头也是皇叔祖,血本无归最沉痛的后果,也是没了皇叔祖。

  这还不赌一把?

  赌的东西,自然是汗阿玛心里对皇叔祖的感情,以及对胤禩的信任。

  康熙听罢胤禩来意,缓缓说道:“韬塞刚来与朕说,他已经将掌卫事大臣最重要该学会的东西都交给你了,让朕给你一些历练的机会。”

  这不眼前就是个大好机会?欺师灭祖!教会了弟子饿死师傅,这才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胤禩将韬塞的原话复述给康熙听,绝无半点隐瞒,并且告诉康熙:“儿臣想将皇叔祖关起来,让他老老实实养病。”

  康熙一听韬塞那句“大清的巴图鲁要死在战场上”,心里头就一抽,听胤禩说要将他关起来,挑了挑眉:“你还能关住韬塞?你又怎能确定,他真会老实下来。”

  胤禩正色告诉康熙:若汗阿玛信任儿臣,出手帮儿臣给关键几个人下达封口令,那儿臣大约可以做到将皇叔祖手里的权力架空。

  皇叔祖手下没了人,失了权,又身体不好身娇体软,到时候想怎么把他翻来覆去治病,他都只能乖乖听话。

  计划就是,先釜底抽薪,再关小黑屋囚禁!

  攻身为上,强迫治疗,攻心接上,让他看看教出来的弟子怎么将他教会的知识用在他的身上。

  他得逼着皇叔祖从掌位事大臣的位置上挪开。

  这一切,可离不了汗阿玛的帮助。

  康熙笑了:“要让皇叔知道他教出来的徒弟想夺走他手中的权柄,还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胤禩诚恳道:“儿臣不想皇叔祖那么早走,也不知道汗阿玛与儿臣会不会有一样的心情。反正听他将自己结局都想好了,儿臣气极了。若是让皇叔祖看到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继任者已经有了能力,他是不是就能放心了?”

  “还请汗阿玛给儿臣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胤禩声音铿锵有力,说完这些,便跪在君父面前等候君父的回答。

  长久的静默,他能听见康熙的呼吸之声,平稳的呼吸令人安心,胤禩猜测,汗阿玛并没有因为他大胆的言语而发怒。

  十四岁亲政,十六岁智擒鳌拜权倾朝野的康熙,并非小瞧胤禩的能力,他审视的目光落在他的脸上,淡淡道:“你有哪些事,是瞒着朕的?”

  胤禩微微一愣,回答道:“儿臣这次随皇叔祖出宫,用的是男扮女装的新身份‘八格格’。”

  康熙呼吸一顿,冷峻的表情抽搐了一瞬,之前营造起来的威严给他一句“儿臣男扮女装”给弄破功了,只剩下扭曲的胃疼。

  “还有呢?!”帝王面容严肃,沉声质问:“朕要你主动交代,一五一十的,所有事都不隐瞒朕,你能做到?”

  胤禩立刻明白,汗阿玛这是要他宣誓效忠。

  就像戏文里考验那样,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从身体到心灵,都是属于汗阿玛的!

  胤禩回忆起之前与汗阿玛可有隐瞒的事儿,后脑勺的汗越来越多了。

  若是他再犹豫,君父就要提出质疑了!

  胤禩时间不多,硬着头皮回答道:“儿臣写话本。”

  康熙眉头一皱:“这朕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