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快穿之登高临下第93节(1 / 2)





  而就在方言钦忙着收集天材地宝, 将炼丹的事情提上日程的时候,北境终于有了好消息。

  土浑在连下北境七城之后,在北王党虽然仓促之间所以还没有找到章法但是不竭余力的围追堵截之下, 加上土浑本身兵力有限,所以土浑的攻势很快就被止住了。

  虽然真要说起来,这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是从这以后,事情似乎就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止住了土浑的攻势之后, 北王开始大力整顿北军, 几百万两银子砸下去,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也能编出一支劲军来。

  所以在和土浑对峙了两个月之后, 北军开始占据上风,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 陆续收回了三座城池。

  而东南沿海也陆续传来了不少好消息。

  所以这天一大早, 镇国公就进了宫。

  “万岁,大喜啊, 山东传来捷报,今秋入侵的倭寇在击败山东备倭军之后,就一直在东南各地肆虐,昌邑县令历擎宇为防倭寇袭击昌邑, 便组建起了一支以农民和盐工为主的巡防民团,结果这支仅有一千人马的民团竟三次打退了倭寇的入侵,并于上月下旬嗯,大破倭寇,斩敌两千余人。”

  要知道倭人都是亡命之徒,本就凶残无比, 加上配备的倭刀和火枪火炮也远比他们的要厉害, 所以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这样的胜仗了。

  却不想听见这话, 方言钦只是放下了手中的修炼心得,说了一句:“不错。”

  便是镇国公也发现了方言钦的兴致并不高。

  而后他们才后知后觉的想到,毕竟半年前,皇帝才申斥过历擎宇不堪大用,结果半年之后,历擎宇就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镇国公唯恐皇帝为了一时的意气,坏了他们的大计。

  所以他当即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劝道:“万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区区一个历擎宇,哪里值得您动怒。”

  “而且历擎宇此人虽然风流了些,但也的确有些本事,更何况经过殿试一事,历擎宇似乎也吸取了教训,收敛了不少。”

  “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他能为万岁所用,说不定日后也能成为我们手中的一把利剑。”

  那镇国公绝对是想多了。

  原剧情里承安帝对历擎宇绝对算得上是信任有加了,结果他最后还不是给承安帝戴上了一顶那么大的绿帽子。

  更何况这一世,他穿过来之后就给了历擎宇两个下马威,所以历擎宇会愿意效忠他才怪了。

  不过这一世剧情的变动如此之大,历擎宇既然吸取了教训,应该不会再给他戴绿帽了吧,哪怕只是名义上的。

  想到这里,方言钦只说道:“朕心里有数,既然他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也该给予他一些奖励。这样吧,朕一会儿就让内阁拟一道封赏的折子呈上来。”

  镇国公以为是自己的劝说起了作用,所以他欣慰不已:“是。”

  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方言钦又说道:“对了,清儿现在怎么样?”

  镇国公当然知道皇帝问的是他的小女儿卢清和历擎宇之间的婚事。

  只是听皇帝刚才的话,他还以为皇帝和他一样已经对历擎宇的感官有所改观了,没想到皇帝明显依旧不怎么看得上历擎宇。

  不过一想到之前发生的事情,镇国公现在也不太想把女儿嫁给历擎宇就是了。

  但是这件事情他现在说了不算。

  所以他忍不住摇了摇头:“清儿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和历擎宇解除婚姻。”

  不过也仅仅是不太想罢了。

  因为如果历擎宇真的能仅靠自己就打拼出一番事业来的话,那他也是愿意把女儿嫁给历擎宇的。

  因为他觉得,有他在,有皇帝在,历擎宇是万万不敢辜负他女儿的。

  方言钦也大概猜到了镇国公心中所想。

  毕竟这是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历擎宇虽然风流了一些,但是在镇国公眼里,也不是不能容忍。

  不过方言钦也仅仅只是皱了皱眉头,并没有再劝。

  因为他知道,卢清已经铁了心想嫁给历擎宇,他就算是再劝也没用。

  只是可惜了,他心想。

  殊不知这一幕落到总管太监的眼里,就变成了皇帝默认了历擎宇和卢清的婚事,说明皇帝对历擎宇的态度已经有所改观。

  想到这里,他果断下定了决心。

  所以等到镇国公一走,他就迫不及待道:“万岁,说到那个历擎宇,奴婢突然想起来,他前几天刚送了一批东西进宫,听说是敬献给万岁您的年礼,其中似乎有几本吕仙留下来的典籍。”

  听见这话,方言钦眉头一挑。

  就连一旁的郑聪别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方言钦笑了:“是吗,那就抬上来看看吧。”

  总管太监当即说道:“是。”

  别说,历擎宇还挺“大方”的,他送过来的东西里,光是时下在京中最流行的价值千金的琉璃器皿就有一大箱,包括琉璃马摆件,琉璃簪子,琉璃香炉……

  然后就是所谓的吕仙留下来的典籍了,包括《道缘汇录》、《藏外道书》、《正统道藏》……甚至还有一本《太极剑》。

  张三丰的棺材板快要压不住了!

  看来历擎宇也是做好功课的,至少送过来的典籍全都是宋朝之后的。

  所以方言钦还是很给面子的接过了总管太监递过来的那几本典籍,然后如痴如醉地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