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骑士的献祭(出书版)第14节(1 / 2)





  李善斌慢慢点头,把眼镜重新戴上。

  “什么……时候的事?”王海波轻声问。

  “四月底。”

  王海波沉默下来,李善斌也不说话,两个人就这么瞧着对方,直到感应灯再次熄灭。王海波动了动,关节这么一小会儿就好像锈住了,那个人,那道身影从心里泛起来,记忆之河的浊水贯注全身,动动手指都觉得沉重万分。他喘了几口气,终于走进楼梯间。门在他身后弹回,碰撞声让灯再次亮起。

  王海波挨墙角站着,和李善斌保持对角,最远的距离。

  “怎么这么年轻就……她得了什么病吗?”

  “她疯了。”

  王海波张开嘴,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李善斌停了一会儿,又说:“是我杀的她。”

  王海波僵住,他上半身动了动,像是在挣扎,像是要夺路而逃,背却瘫痪着贴靠在墙上,一点一点滑落下来。最后他坐在地上,对着李善斌咧嘴笑一笑。

  “来……杀我啊。”

  此时此境,世界对李善斌来说如同荒原,行走其上,赤裸来去无心遮掩。他直言自己亲手杀了时灵仪,话出口又有几分担心吓跑了王海波,本待解释几句稳一稳他,却见了这一副情态,心里不由得想,他竟还是知道自己犯下了罪孽的,他竟还是有所愧疚的。

  是啊,他怎么能不知道呢?

  在这逼仄闷热的楼道里,王海波这一瞬间的失魂落魄仿佛按下了一个开关,两个对坐的中年男人因为一个名字、一个死者、各自不堪的往事,彼此产生了某种连接,回忆和情感的乱流汹涌而来,冲散了李善斌原本的话语。一些被掐灭许多次的影像又在眼前摇动起来,那些连女儿都未曾告诉过的往事争先恐后地跃出心湖,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对面也不是值得听它们的对象,但余生至此,又哪里会有一个时机和对象呢。

  “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有个扎红头绳的冲天小辫儿。”李善斌呢喃着。

  溪畔的初见,桥下的流水人家,秋收麦垛间的迷藏,少男少女的志向,延伸到想象中大城市灯火的无边星空,不知天高地厚的承诺,心底默默滋生而又变化的情愫,在上海的期待,两地书,火车站的守望……

  所有这些,李善斌并未一一道来。他说起一星半点的片段,便沉默下去,然后再说起另一个片段。那就像水中的浮标,在波浪里起伏,航道若隐若现。

  李善斌说到一半的时候,声控灯就灭了,讲述在黑暗里继续。这也并不能算是讲述,他不为讲述给王海波听,不关心王海波能听懂多少。他从久远的回忆乡里牵出那缕清泉,跟随着泉下的溪流漫步,看着她曲折迂回,茁壮成长,奔涌出涧,溪流成河,浪涌若江。他来到那一道坝旁,看着自己在坝前苦闷徘徊,终于开闸放水,曾经的山间小溪喧腾而下,去向远方。那个时候,他以为自己终究只是江水边的一名过客;那个时候,他虽看不见江水的去向,但以为这水总归是往海去的。

  李善斌停了下来。他摸摸眼角,发现并没有流泪,心中怅然。他敲了敲栏杆,让灯亮起来,却见对面那人的脸有些湿润,不禁厌恶。

  “你知道我们再见面时是什么样的吗?”他问。

  王海波摇头。

  “其实我常常想,她会不会已经死了。七年没有一点音讯,我甚至还联系过她家里。要是活着,怎么会不想女儿的呢?”

  李善斌喉头艰涩起来,像被一只手握住了脖子,他奋力吞咽,好让自己能喘上气。

  “那是过年前三天,公司三点就放了班。回家路上,我看见一个女的在翻垃圾筒。我想,这人怎么还没回乡去?又想,她穿得太单薄,还大着肚子呢,可怜呀,她不该就这么在大街上,她的家人在哪里?”

  说到这里,李善斌竟低低笑了一声。

  “我就这么站在她后头看,心里翻腾着一个又一个的念头,其实又死死摁着一个念头不敢起。我也没再往前走,再走,就看得见正脸了。”

  李善斌正在说着的,是他这一辈子,最惊心动魄的一段经历,哪怕是时灵仪来上海接受了他的求婚,哪怕是他在红房子西餐厅里看见时灵仪和王海波你我情浓,哪怕是看着自家房子被大火吞噬,甚至哪怕最后掐死时灵仪并且亲手分尸,都远远比不得那一刻的神魂颤栗。

  “她捡了垃圾往前走,我还定在那儿。不能是她,是我惦记太多了。小时,她那是……是凤凰呀,这些年,我想过她冲上天,也想过她死,她就只能是这两种。她总不会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她不是普普通通的人,否则我怎么舍得让她走呢?王海波,我知道你和她长不了,因为你降不住她,她得去比你更好的地儿。所以,那压根儿就不可能是她。可是我也走不了了,我就一边心里想着这些,一边远远地跟着她。我不想跟,我觉得这没意思,我是得了癔症了。我跟到一个桥底下的窝棚,她就住那儿。你猜,我干了啥,我进去啦。”

  这一句话,李善斌说得颤颤巍巍,仿佛一阵风过来,就能把话头掐灭似的。

  “我看着了她的脸,看着了她的眼睛,我们面对面的……没地方可跑啦。”

  说到这里,李善斌吸了一口气,又吐了一口气。这是何等凄厉的长长的喘息,他的肺里像住了厉鬼,一吸一吐分明是两声悠长的哀嚎,或许那就是时灵仪的魄,不甘地悲鸣着。

  “她碰上了什么啊!”李善斌猛地站起来,奋力一拍栏杆,在乍亮的灯光中逼视王海波。沉闷的回响嗡嗡低吼着,顺着螺旋的楼道,上穷碧落下黄泉。

  王海波佝偻着背,头垂在膝间,两只手无力地撑在地上,断了一截的右手尾指轻轻颤抖。

  李善斌扶栏而立,喘息渐定。

  “我把她领回去,她得了疯病,没能治好。她发作起来烧了几次房子,其实她也不想,也不好过,求我帮她了断。撑了几年,后来还是杀了她,就是这样了。”

  淡淡的两句话,仿佛他这几年过着的,是与千家万户相同的平凡生活。经历过重逢的那一刻,狭窄的窝棚里,他的心从最深处开始崩塌,天地都翻转了,那之后,这世间别种的苦难,于他成了江河入海前的最后一段水流,那里并不会有太大的波浪,宽广的河道容纳着万里泥沙,走向终点。

  “我一直想弄明白她碰上了什么,她不愿意讲,讲多了毛病也容易复发,她肚子里的孩子我知道,是疯着的时候被流浪汉污了,她为什么回上海我也知道,终究是放不下孩子,守着放学路每天看几眼,可是再往前呢?这么些年,这个月漏一句,下个月漏一句,点点滴滴的,我就搞明白了一件事。王海波,你是把她给卖了啊!”

  李善斌重新坐下来,拉开背包,拿出一本巴掌大的小本子,牛皮纸封皮上印着“工作手册”。

  “那段经历,她想忘,但忘不了,所以就在这本本子上记一点,记一点。记下来为什么呢,让自己记得、让我记得、还是让女儿儿子记得?她想毁了一切,又想记下最深的痛。盼着有一天,本子上的人可以遭报应吗?又或者是希望有一个人,可以帮她报仇?”

  他把本子掷过去,王海波一缩,本子打在他身上,掉在跟前。

  “你不想看一看吗,她都遇到了些什么!”

  王海波捡起来,一只手盖在本子上,止不住地抖动,无论如何都翻不开。

  他终于抬起头,望向李善斌,泪眼婆娑,嘴里喃喃说着:“对不起,对不起。”

  李善斌咧开嘴笑了一声,又站起来,走到他面前,突然一声怒吼。

  “操你妈你和谁说对不起?”

  这咆哮轰击在王海波脸上,吓得他脸往旁边一歪,拼命往后躲,可他靠墙瘫着,无处可逃。

  李善斌用脚踢他:“说话啊。说你怎么把她卖了的。”

  这么些年来李善斌从来没想着要去找到这个人,他总是对时灵仪说,人活着得往前看,要走出去。可是现在人死了,他自个儿也剩不下多少日子,过去的这一段,就格外重要。只是他没想到,当年带走时灵仪的那个人,变得这么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