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章(1 / 2)





  “嗯?”皇帝老子的脸色沉了一沉。

  歌细黛垂目,平和的道:“若是寻常百姓家,这本是两人相悦儿女私情的事,怎奈太子殿下无私事,凡事皆要以皇权为重。太子有情,轻言许诺,臣女心领,已觉无憾。陛下深谋远虑,以恩泽社稷众生为大局,自会为太子殿下的婚事作好了打算。”她叩了叩首,郑重其事的道:“太子与臣女的感情,无法与皇权相较,实在是微不足道。一切,全听由陛下的。”

  皇帝老子啊,人家两个人都私定终生了,但是,也要尊重您的决定,知道您向来都是个为万民着想的好皇帝,肯定为太子殿下的婚事作过长远的打算。总之,皇权最重要,一切听您的,您作主。

  她的口吻里没有卑微,没有觉得是在高攀太子殿下;没有哀求,没有流泪诉说这份爱情有多真挚,非君不嫁宁死什么的。寻常的语气里有的是理解,理解皇帝的不易,并尊重。还有置之度外的洒脱,得到成全是幸,得不到成全是命。

  皇帝老子沉默的看向歌细黛,想起了自初次见这个女子以来,就见识了她的不卑不亢、气定神闲,字字珠玑里摆个台阶让对方上一步,也给自己铺好了退路。是个不可多得的女子,倒是很令他欣赏。

  “父皇不必仓促作决定,儿臣今日,只是带她来参加家宴的。”景玄默说的轻描淡写。

  “你们随朕去凌月殿吧。”景盛帝的眼神复杂莫测,说罢,便径直走向殿外。

  当皇帝老子踏出殿外,景玄默先起身,便扶起歌细黛,两个相视一眼,就跟随皇帝而去。皇帝老子没有当即拒绝,说明是有戏,只不过,需要一个有力的筹码,让皇帝老子尽快答应。

  常言说,知子莫若父。而最知道景盛帝心性的人,莫过习惯于察言观色的景玄默。景玄默已有办法让景盛帝早些颁布册封诏书,他不着急,很多事情需要水到渠成。

  “皇上驾到,太子殿下驾到。”宦官高亮之声响在凌月殿外,得到了景盛帝的旨意,另一声高亮之声响起,“禁军指挥使歌中道之嫡长女,歌氏。”

  在场的人都将目光看了过去,下意识的看向在太子殿下右后侧三步之遥的女子。在通明的烛光下,她身着一袭十分简单得体的精致锦袍,未施胭脂,除却发间的一支玉钗,未配戴任何的饰品,倾刻间便能让人联想到美丽、自信、优雅。她面带微笑的缓步而来,平静的眼眸里绽放着深邃的清辉,浑然天成的华贵气场似一阵风般凌空笼罩,集万千光华。

  她的气场与太子殿下的尊贵高远交相辉映,使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他们是最般配的,都那么令人屏息无法忽视且不敢直视,仿佛是天生拥有让众生心甘情愿俯首称臣的魅力,无以伦比的天作之合。

  随着他们落座以后,强大的璀璨光芒才渐渐的柔和细致。

  太子殿下与佳琳公主同一席面,歌细黛独自一席,在景玄默的身侧,神情淡定从容。

  就是她迷惑了太子殿下?随着震撼的心魄刚一平复,众人的目光就多了几分复杂意味,赞叹、嫉愤、诧异、考究、欣赏……一下子如潮水般涌了过来。歌细黛不动声色的垂着眼帘,忽地眼波一转的扫视,平和的眸色里敏锐的精光乍现,宛如一道的闪电,顿时令那些复杂的眼神缩了一缩。

  与景盛帝同席的徐知达皇后,保持着端庄的凤姿瞧着歌细黛,神色不明,心中却暗暗生惧,分明是俯视她,为何却有一种平视她的错觉。

  景荣执起满满的酒樽一饮而尽,懒散的眸子里分明隐现出痛色。

  突然,向来有规矩的七皇子竟然来了一句童言无忌,那稚气未脱的清脆响彻殿内,“勾引太子殿下的可就是你?被逼无奈**的可就是你的姨娘?与他人携子私奔的可就是你的亲娘?”

  丑闻果然传的最快。

  歌府的一场大火,烧开了很多流言,这些流言对歌中道与歌细黛很不利。

  全场寂静,都齐齐的投向歌细黛,看她出丑。

  等着看笑话的目光极其不友善,直直的扎在歌细黛的身上,令景玄默格外的反感,他竖起盾护着自己的女人,目露寒光清冷的道:“七弟话里的‘你’说的是谁?这是什么场合?国子书院的太傅们未免太过不尽职,没教得七弟知分知寸。”

  “三哥……”七皇子面上一惊,欲言又止的。反正,他的话是说出来了,已起到让歌细黛难堪的作用。

  徐知达皇后说话了,缓缓地道:“太子殿下莫急,七儿只是单纯的心直口快,并无恶意。”她语气中不免有身为国母的伤悲之情,“实在是京城之中出了意想不到的事,有一女子死得极其惨烈,她死前的字字指控,很令人惊讶。七儿也像所有人一样,想知道真相如何罢了。”

  景玄默刚要再度的强硬,歌细黛轻呵出一丝遗憾,他知道她准备好了,便与别人一样,等着她回应。

  歌细黛的表情沉重,道了四个字:“死者为大。”她又说,“有些家事已不方便讲。”她停顿了片刻,“府中有家母在料理后事,愿黎姨娘安息。”

  是的,歌细黛派田田去见仓央瑛,将仓央瑛请回了歌府。如今,形势严峻,唯有仓央瑛在歌府主持大局,才能使流言不攻自破。

  歌细黛的含义很清楚了,她不能揭穿黎姨娘的恶毒诽谤,因为,死者为大。

  寥寥几句,此女竟就脱清了尴尬,反而表现出了大方,她没有解释没有掩饰,更无心虚。倒是个机智之人。景盛帝神情难以揣测的瞧了一眼歌细黛。

  “朕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景盛帝的声似洪钟,众人的思绪一下子从刚才的氛围里出来了。

  “父皇,什么想法?”佳琳公主可没兴趣听歌府的莫名其妙的事,她早就觉得无聊了。

  “太子再过数日,就是十八岁生辰,如今,太子妃还未落定。” 景盛帝道:“在今晚的家宴上,就挑选出个太子妃吧。”

  众人一愣,皇帝老子的决定太突然了。

  徐知达皇后问道:“以陛下之意,如何挑选?”